回到一渡水中学,万有明还是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真实,感觉跟做梦一样,把自己的大腿掐得青一块紫一块,才终于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但是很快他又犯愁了,建这么多房子,一渡水中学根本就没这么大的地盘啊!学校周围倒是有地方,但是那地方是一渡水村的地盘,现在土地都分到各家各户。而且有风声说,土地以后不再调整了,一直以户为单位这么承包下去。想要从农民手里把土地拿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村里为了一个屋场地一个屁股宽的地方,都能够发动家族战争,一渡水中学可没有权利去问一渡水村要土地。所以,这事,万有明还是得去找乡政府。
乡党委书记李茂远一听万有明的话,立即乐了,“别的校长都为争不到教育局的经费犯愁,你这个校长怎么会因为钱没地方花犯愁呢?这个问题你别担心,一渡水村不是还有一大片集体土地么?也不要他们的良田,荒地那么多,找一片荒地就行了。”
万有明一下子明白了,对啊,反正是重建,不能在原来校区的周围扩建,那就找地方重新建校啊。就一渡水中学现在这个样子,有什么好留恋的啊?
只是,这样一来,罗长军的初衷可就不能实现了。等新的校园建好,怕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张叫花可是已经毕业了。
一渡水乡以前是真的穷啊,并不是每个学生每餐都会在学校里吃饭。吃的饭量也是各不一样。所以学校里让学生自己带饭盒去学校里蒸饭。每个学生周末都会从家里带一小袋米去学校。米袋子锁在自己的木箱里。学生每餐从自己箱子里取出一点米,淘好米,集中放到食堂里去蒸饭。一个班能够分得到一个木架,大家将饭盒整整齐齐码放在木架子里,然后抬到食堂的大锅子上。
张叫花的饭盒上用黑色的漆写了张叫花三个字。别的学生不仅用漆写,还得用刀子在饭盒上刻上名字。张叫花不担心别人偷走他的饭盒,所以,只要不和别人的饭盒混起来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