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安加入中调科机密二股,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进去的,当初选人的时候就十分慎重,迟安大概自己都不知道,他能进这个机构,是老头子的“手谕”。
迟安在回国之前,曾在驻日使领馆工作,平时就接触大量的机密电文,而且熟悉日方的公文格式,所以,才被选中。
因为有这样的工作经历,才有了研究破译日军密电码的先决条件。
连日本人公文书写用语和方式都不懂,怎么破译日方的密电?
虽然有了一个吉田寿山,但吉田毕竟只是报务员,他所了解的,绝没有迟安来的广泛,而且两者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
自己人用起来才放心。
“迟先生,我们今天来是诚心相邀您能够加入我们,这对您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您难道也不想用自己所学来为抗日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吗?”
“我现在从事的对日宣传工作难道就没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