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根据简单的质能方程,为燎原用作此途的太空鲸,所拥有的质量也比野生个体高得多,甚至高到在星系之中巡弋,就会影响到这里的天体本来的运行轨迹的地步。
更何况现在看来,拥有超大体重的太空鲸可不止一条;更何况现在看来,这颗星系目前成了野生和圈养的鲸群相互汇聚的地方,情况更加的复杂。
研究三个天体在受相互引力作用下,其各自的运行轨道问题的“三体问题”就几乎无解,何况如今无数个鲸鱼部落在这进行着陌生的交流了。
按理来说,若鲸群没有智能,那星系当中该呈现一片混沌的混乱——
拥有超大质量的圈养个体横冲直撞,前行过程中会把小质量的野生个体吸在身上,让它们像在鱼缸里脱力,被吸死在换水阀上的无助孔雀鱼。
这种景象没有发生。
混居的鲸群是在以惊人的默契,在调谐这个星系的引力。
体重惊人的那些太空鲸分散到了星系外围,小心翼翼调整着彼此间的间距。又时刻留意着天然天体的轨迹,保证了这里最基础的环境不被扰动崩塌。
而体重适中的,则撑起了这个体系的“骨”,年长并经验丰富的个体则是所谓的“肉”。他们所调谐的重力体系中,开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方便通道”。
它们就像鸟群中的破风者,让老到快游不动的鲸鱼个体通过重力通道,优哉游哉的最后瞥一眼恒星的辉光。
在年老者的注视下,初生的太空鲸则是在方便通道中一次又一次加速,围着恒星快速转圈,汲取它们成长所需的能量。
甚至,这种“团结互助”并不是像拥有蜂巢意识的虫群那样,是由一个主脑在操控,而是真真切切通过交流所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