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这地山连山,峰连峰,野味是断然不会少的。
一听去打猎,常秉忠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连日行军,蛋都快颠散了,巴不得能出去活动活动。
祖应元提醒贾六上山打猎可以,但他们不熟悉地形,所以必须找个当地人做向导,免得在山里迷路。
贾六一想对,这事要紧的很,就让祖应元去找个向导来。
没一会,人就找到了。
就是军营边上的一户人家儿子,平日常和人上山砍柴,做陷坑捕些野味回来打牙祭。
带路费不多,也就三十个铜子。
贾六乐呵的直接扔给那姓胡的小子一颗三四钱重的银豆子,这是他前世习惯——只要是请人做事一定要在工资之外额外多给包烟,或者多给个三十五十的,这样对方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并且保工保量,不劳费半点心,有时还能让你少花冤枉钱。
就这么着,贾六一行骑着六匹马,带着两队苏喇浩浩荡荡出城。
在潼关城还不觉得如何,到了周边山上从高处往下看去,贾六才算是真正体会潼关的重要性在哪里了。
此地极险!
谷深崖绝,山高路狭,能够通行的道路就他们来时那条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难怪先前进城时看到城门上挂着乾隆题写的“第一关”,果是人间路止潼关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