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皇上对刘统勋器重,爱屋及乌,对刘墉也抱以厚望,赐诗授其,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之句,意思是希望刘墉能够不辱门楣、有所建树。
然刘墉调任江苏学政后,不思安于本职,反倒钻营文字之狱。
其称江苏士子滋事妄为,文字之中对朝廷多有大不敬,府州官吏因利益交织对此多有瞻顾不肯查办,结果叫他生生编织数起文字大案,牵连士子监生数十人。
然文字狱为当今皇上最爱最重之事,刘墉体察上意于江苏打击士子,正本清源,虽无端取人性命,倒是越发得皇上看重。
不过此人后因冀宁道台任上与所属阳曲县令合谋贪侵国库银两案发,刘墉虽竭力争辩只是失察,然再三调查其都事涉贪腐,按律当革职判处极刑。
只念及其父刘统勋缘故,皇上这才加恩诏免,赦免其贪污死罪,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后来还是刘统勋为其子说请,这才重新起用,授予江宁知府。
这一次,刘墉老实许多,不敢再贪污,为官较公正清廉,遂升任陕西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