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听说北京来了中央军,所以临清城中的教匪没敢出城半渡而击。
运力充足的中央军很快就将几十门小佛郎机、劈山炮用船拉了过来,在军官的指挥下一门门的拉到指定地点,卸下、埋土、夯实。
主要是火器营和前锋营的人在干。
兵力最多的护军营原是八旗最精锐的摆牙喇兵,雍正七年定名护军,都是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满洲、蒙古精锐充当。
然而上三旗护军主要是看宫禁大门,下五旗护军主要看王公大臣的门,一开始还罢了,时间一久,这护军营就成了物业保安了。
人数八旗最多,但战斗力嘛...
不是吹的,贾六不用刀,一个能打两个。
用刀的话,不太好说。
他大舅子淳颖的信王府就有护军,平均年龄五十。
总之乾隆一朝,护军营除了跟着木兰秋狩、东巡南巡外,几乎没有出征经验。
对护军底细清楚,当然不指着几百护军能给他多大惊喜,真打起来时能跟着放上几枪,跟着往临清城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