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白银是可以自由流通兑换,问题是白银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国家法定货币。
自始至终,铜钱才是历朝历代的法定货币。
当然,个别时期短暂出现的钞票也算。
铜钱一般分两种,一种民间称铜板,也就是印有“元宝”或“重宝”、“通宝”字样的铜钱,类似后世十块、二十块,乃至五十块的纸币。
另外一种就是普通小铜钱,外圆内方,俗称“孔方兄”,类似后世一元、五角、一角硬币。
市面上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康熙后期、雍正及乾隆时期铸造的铜钱,顺治年间的已经较少。
原因自是年代久远,损耗因素。
白银流通主要在大宗交易上面,由于白银携带运输不便,所以又衍生出钱庄票号这一金融体系产物。
市面上常见的白银也不是什么银锭,多是那种不知道剪了多少刀的碎颗粒,重量以钱计算的那种。
或者是那种专门打制的规格银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