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杨遇春同刘德带人去台湾后,贾六除了给出大的战略方向外,于具体战事并不过问。
一来他晓得自己打仗不行,过往战绩虽然惊人,但内中水份太大。
说白了,贾六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良将。
这点自我定位,他还是有逼数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年头通话不方便,就算他有什么想法,也没法第一时间把指示发过去。
二来也是放手让杨遇春发挥,使其能够在台湾与清军的对抗中成长起来,成为自己真正得用的大将。
现在看来,小春子显然是打顺手,也打出经验来了,不然福建不会向朝廷再度求援,而且听老富口气这回清军在台湾败的还挺惨。
这就属于皆大欢喜了。
“洋人的事得让福建查清楚,万一真有西洋人干涉我大清内政,一定要通过外交途径向他们本国提出抗议,贸易方面该制裁的要制裁,实在不成可以给他们的国王写信严厉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