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得奇小说网

菜单

赵学宁最早在南洋时期提出了水泥的概念,并且要求工业部组织专门的队伍去研究。

此一时期的中国存在着名为三合土的存在,这是早期中国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当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类似于原始混凝土的建材,材质很好,传说中坚如磐石的统万城就是三合土建造的。

不过很显然的是这种原始的混凝土的强度远远不及真正的混凝土,无法承受现代建筑所需要承受的巨大的压力,比如大规模长时间的炮击。

所以三合土逐渐被人们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以水泥为原材料的混凝土。

赵学宁出于想要大规模修路和建设成本更加低廉的建筑物的想法,于是需要水泥这种建材,有了水泥,往其中加入铁丝网增加韧性,那就是比较粗糙的混凝土,其强度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古代木质建筑。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虽然说眼下还没有汽车,也没有内燃机,但就算是原始的马车、推车,如果能够在水泥路上行进,那效率也远远比那些泥泞难用的泥土路要好走得多。

那毕竟有一句老话说,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这种程度的路路况会是什么模样,那也是可想而知的。

中国古代最好的路其实就是皇宫里皇帝所走的路,那都是石板路,专门用雕刻出来图案的石板给皇帝铺设要走的路,务必让皇帝走的舒服、走的有面子。

但是这样的石板路所建造的成本太高了,不可能推广到全国,也没有那个必要推广到全国,在很多地方路就是简单的人踩踏出来的路就是泥土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