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得奇小说网

菜单

随着民生安定,手工业飞速发展,很多基础物资饱和,一股脑的都丢向东南亚。

质量好,价格还公道,还有天朝上国的神力加持,一进入东南亚市场,就将东南亚的诸多产业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时候,罗幼度以高于东南亚粮价收购粮食的经济战略取得了效果。

现在的东南亚干什么都没有种地赚钱,东南亚的粮食,有多少,中原收多少。

贵族们为了维持全新的奢靡生活,开始大量地种植粮食。

百姓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开始种植粮食。那些手工制造业的百姓,纷纷当起了农民。

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地广人稀,不缺耕种的土地,掀起了一波全民种地开荒的热潮。

不过东南亚的气候过于湿润,稻米一年三熟不假,可因气候过于潮湿多雨,稻米不易存储。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罗幼度还特地派遣官员深入东南亚指点他们的存储粮食技术,特地开辟了粮食运输通道,也是为了一群小弟操碎了心,但获得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一艘艘的粮食货船通过南海运往江南,再通过漕运运往中原。

现今中原的粮价定格在斗米十文上下,虽不及唐朝贞观时期,历史最低的两文,却也居于历朝历代的低点了。

相比宋朝这个时期的每斗一百钱,虞朝的百姓显然更加幸福。

此次中原黄河两岸受灾,换作寻常,粮价必然上涨。

但在朝廷充足的库存之下,粮价稳如泰山,分毫不动。

定价斗米十文,并非是因为朝廷受不起更低的粮价,而是担心谷贱伤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