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五年在不知不觉当中悄然来到了末尾,眼看着就到了永徽六年。
永徽六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毕竟这一年是李承乾定下要传位给李象的年份。
其实本来李承乾是打算在新年大朝会的时候给李象安排一下,但是既然吐蕃那边开打了,反正具体日期也没定下来,所以李承乾打算再稍微往后拖一拖。
怎么着也得把收拾完吐蕃这个大胜给落袋为安才是,那好好的武功,可不能拱手让人。
什么?你说象儿是朕的儿子?
那李承乾就要呵呵了。
是,我们爷儿俩是父子不假,可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那不能说我好不容易熬到头,整出来一个武功,然后咵嚓一下让给儿子了?
这不能够!皇位可以传,功绩可不行!
再说了,武功以后有的是,他这么年轻,朕肯定不能让他一即位就躺赢一下,那怎么着也得给孩子一个动力才是。
李承乾又开始琢磨自己将来的庙号,按照他这个功绩,他觉得怎么着也得是个高宗,谥号嘛……那自己肯定是配不上武,文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可这个谥号百分百要给他阿耶李世民的。
那估计也就是康了,很符合他的人设,也符合永徽年的基调。
康是个美谥,历史上“成康之治”其中就有一个周康王。
至于庙号高宗,这年头还没有什么阴阳怪气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