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搞,搞到吕武需要弄“明”和“暗”的两套。
属于“明”的那一部分就是教一教《诗经》里面的东西,不会牵扯到其它知识;“暗”的则是教授管理学以及一些其它学科。
智罃跟那些得知吕武搞学室的人一样,不能理解吕武为什么要将知识教导给外人。
这种思维才是春秋中叶的主流思想,认为知识万般神圣不可轻传,只有族人才有资格学习。
他们也就知道阴氏的族人少,不得不依仗家臣,属于极为特别的情况才没有发作。
只是,他们免不了要等着看阴氏的笑话,比如那些学了阴氏知识的家臣,子孙后代带着知识跑到别家又或是自立,使得阴氏对知识的掌握失去了“独家”性质。
没错!知识固然神圣,他们的思维是想要进行占有,成为一种“独家”,免得面对竞争。
只要知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他们就能永远作为特权阶层,一代又一代地薅其余活得浑浑噩噩群体的羊毛。
在这一种思维之下,他们所能接受的仅是吕武将知识传播给家臣,再增加其余的阶级就要被视为叛徒了。
而能当家臣,实际上也是贵族阶层的一员,只不过一般是落魄家族的子弟,或是干脆没了家业的失格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