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双方谈判破裂,8月2日凌晨,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越过科伊边境,向科威特发起进攻,到下午7点,伊拉克军队已占领科威特首都。
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它划为伊拉克第19个省,成为伊拉克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伊拉克错误估计了美国的反应,布什总统放弃了之前对伊拉克不予制裁的策略,美军航母进驻波斯湾,绰号“沙漠盾牌”的行动将大量美国陆军运往沙特阿拉伯,大战一触即发。
在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后,决定对伊拉克进行制裁,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达成共识,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撤军,同时停止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和支援。
1990年代,苏联在军事上已经无力和美国抗衡,装备了大量苏式武器的伊拉克不愿放弃科威特这块肥肉,准备依靠所谓“世界第三”的军备,和美国人抗争到底,要把伊拉克打成第二个越南。
战争让欧洲、中东地区不平静,也导致前往这里进行商业活动充满了风险,乔丹一开始并不愿意参加这次欧洲行。
他想和阿甘一道去南美洲,去阿根廷,巴西,去波多黎各,但瓦卡罗认为不能再和阿甘一起稀释影响力。
瓦卡罗列出了详细的商业计划,每一站的对手,活动方案,行程安全保障等等,当然在他的描述中,可没说过体育馆连更衣室都没有,只能在厕所里换衣服。
乔丹同意了瓦卡罗的计划,他信任瓦卡罗,当年正是他用500万美元的合同为耐克拿下了迈克尔-乔丹,如今耐克需要乔丹的这次活动。
在瓦卡罗看来,乔丹也需要这次欧洲行,尤其是到驻德军事基地来慰问这些可能被派往战场的大兵,对塑造乔丹的公众形象有很多好处。
1990年对乔丹而言是转折的一年,他们在东部决赛又输给了底特律活塞,然后阿甘拿到了生涯的第四个总冠军——乔丹和阿甘的差距在越来越大。
除了冠军差距之外,在舆论上,乔丹也面临着不小的危机,他在黑人的身份认同上正遭受质疑。
夏天,耐克陷入了一个麻烦,一个叫“拯救人性联合组织”的NGO执行总监狄龙-克莱德对耐克发起攻击。
他指责耐克很少与黑人打交道,虽然他们的消费群体以黑人为主,可是他们的董事会成员里没有黑人,副总裁里没有黑人,部门领导中也鲜有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