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得奇小说网

菜单

原来,在大明,在华夏之外,还有着极其广阔的世界!

原来,真的算起来的话,大明也只是世界的一隅而已。

外面极其广阔的土地,也并非都是蛮荒之所。

很多都是极其富裕的。

当然,就目前而言,许许多多的地方,和大明比起来,论起文明和财富,也确实能称得上一声蛮荒。

但朱元璋却已不再嫌弃,反而觉得这些蛮荒之地,处处都冒着灿灿的金光!

因为,除了文明之外,那些地方金银宝石,铜铁等诸多矿产,诸多的物种,乃至于生活在那里的人,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运用的好了,都能给大明带来无限的可能。

后来那些不曾被自己看到眼里,且被只会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给打成惊弓之鸟,称他们为上帝之鞭的地方。

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快的发展,在后来一举超越华夏。

他们所谓的地理大发现,以及接下来进行的殖民掠夺,还有殖民统治,让他们从海外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完成了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其中取得了极其重要、乃至于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等情况下,朱元璋又焉能再轻视海外?

而大明又不可能,真的将全球都纳入到大明的直接统治之中。

那么在这等情况下,把自己的儿子们给分封出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是符合自己大明国情的政策。

既可以解决藩王内封所引发的,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可以配合着今后自己所推动的海外政策,成为大明走出去,并给全球带去华夏之光的一大组成部分。

不仅是自己儿子,今后真的开始推行了之后,朱元璋还准备将之行成定制。

朱家子孙,需在外封王。

至于一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者是不愿意离开大明这个安乐窝,到海外去拼搏的子孙,一律不得实封。

也就是只有一个王爷的名头,却没有相应的权力,就更加不要说是三护卫和封地了。

今后在实际运行之中,虽然还会出现各种问题,但在整体上,却是可以的。

至少要比原来的分封,好上太多。

也正是因为早就提前想到了这个做法,朱元璋今日见道衍之后,才会一步步把道衍往这上面引。

最终把道衍彻底逼到墙角,然后再把这个办法说出来,猛插道衍一刀,准备把道衍的道心给干破碎。

道衍这家伙,一直想着等天下大乱,他好辅佐人造反。

就今日之所见,以及通过史书对他的的了解,想要让这个聪明人抛掉造反的执念,为自己所用,是非常困难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断绝他最后的希望,将他的执念打的粉碎。

如此,才能破而后立,放下执念,重获新生,把他的聪明才智,给用到大明的建设中来。

为大明发光发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