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李清照聊以慰藉的是,第一天就会公布文化知识的比试结果。
就在李清照信心满满地等着自己夺魁之际,公布的结果却是,她只获得了第二名。
‘怎么会是第二名?’
李清照心中暗自惊讶,眉头轻轻蹙起,带着一丝不解与不甘。
李清照知道自己在经史子集上发挥得不太好,因为那些教导女德的经书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一种禁锢,因此,她根本就没读过这些破书,她完全是根据题目臆测的答案,而且,她所阐述的,也有些离经叛道,成绩不可能太好。
但李清照对自己的那首《如梦令》,可是极有信心。她相信,只要有懂诗词的人,肯定会给自己这首词很高的评价。
关键,李清照已经听说了,这次的考官中可是有她师公苏轼、叔公苏辙,以及章惇、曾布、蔡京等诗词大家。
这不应该让她这首《如梦令》被埋没才对。
这不是自负,而是她自幼饱读诗书,文辞出众,这次的《如梦令》又创作于不久前她的一次灵感大爆发。
这么说吧,《如梦令》是她截止到目前为止创作出来的肯定能排进前三且未必是第三的佳作。
所以,她自信,在诗词这一环节,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李清照猜到了,如果她文化知识的比试没有拿到第一名,问题肯定是出在经史子集上,绝不会是诗词上。
但即便知道原因,李清照还是不甘心屈居第二。
晁敏更是懊恼不已:“这后宫如此藏龙卧虎?我竟然只得第七名!多半是出在了经史子集上,然即便如此,我也不应只得如此低的名次,我倒要看看,她几个凭甚么排在我前面!”
晁敏的诗词水平也很高,排第七,确实是离个大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