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春秋去。
太平道道主张巨鹿,以莫大法力,统筹麾下大军,北平凉州之乱,南定荆襄之局,定鼎天下,扫平不服。
自此,四海升平,中原一十三州百废待兴。
春风拂过万乘疆域,眼下青冀等州,时而仍有旱灾降临,但随着季秋主掌江山沉浮后,起码卖儿鬻女,百姓生生饿死于街头之貌,是再不复存了。
太平道以民为基,留下了大炎朝的大概框架,仍以州郡下辖各地,然而中枢机构,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季秋斩皇帝位,以太平道主为精神领袖,坐镇一十三州,下设六司,分别以法、文、政、兵、工、民为基,执掌各地政务。
同时,令麾下经过严格筛选的太平道修士,以修为品行高低,去往各处州郡县立下道宫,作为督查与行走,考核和监管各地县令与郡守。
此并非世袭与常驻,而是以三年为任期,三年时间一到,便凭借六司主官巡视定夺,最后决定这些官吏们的下一步去处。
到时是赏是罚,是升是降,皆由数位不同职责的高官前来主持任免,严格杜绝以权谋私,贪欲生出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