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自己忙活的那点事,林二春来了精神,颇有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激情。
“搞了半年时间,我也算是看明白了,燕京城老百姓们的住房条件确实差的没边儿了。
一家五六口人住二十来平房子的大有人在,有些小两口结婚单位分不到房,连住宿舍都得排队,没办法只能租房。
咱们家那几个院子里的租客,别说是一般的工厂工人,就是文化人也有不少。
还有外来燕京打工的,以前不接触不知道,这两年周边昌平、大兴乃至河北各地来燕京打工的大有人在。
分田到户之后农活没有以前那么绑人了,家里的地都交给老人妇女,年轻力壮的都出来打工,还有两口子一起出来的……”
林二春说起他这半年从事房屋租赁遇到的人和事,嘴里滔滔不绝。
林朝阳也挺爱听这些事,也算是搜集写作素材了,他问:“那这些人来了都干什么?”
“能干的多了。给煤厂送煤、个体饭店当服务员、摆小摊……干什么的都有,有些干的好了,不比那些在工厂上班的挣的少。”
……
跟林朝阳聊了一个多小时,林二春吃完晚饭才风风火火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