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出版机构的领导心里很不是滋味,得意什么啊?不就是抓住林朝阳这颗摇钱树了嘛!
离了他,你们花城出版社啥也不是!
田耕混迹在一群出版社领导当中,心情比旁人更加复杂。
当年《棋圣》是由他们燕京出版社出版的,销量极佳,后来他们还出版了《禁闭岛》,这两部都给燕京出版社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效益。
后来林朝阳来找他们谈版税付酬,他们却没同意。
按照当时他们的想法,现在的基础稿酬加印数稿酬就已经是非常合理的制度了,版税付酬制度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哪能随随便便就这么同意啊!
况且,上面又没有文件,万一到时候追究起来,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抱着这样谨慎的心态,燕京出版社拒绝了林朝阳的要求,也把他推到了花城出版社的怀抱。
如今看来,这无疑是燕京出版社发展历史上犯下的最大的错误之一。
短短两年多时间,林朝阳就为花城出版社贡献了两千多万码洋。
这样的成绩不仅震撼了全国的出版行业,更让他们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威力,原来单靠一位作家、两部作品就可以撑起一家大型出版社的业绩。
在崇尚了几十年集体主义的文化里,个体的作用在此刻被无限放大。
中日围棋擂台赛以来,《棋圣》的销量随着比赛进程的白热化一路走高,到比赛结束,中国队获胜,《棋圣》的销售热潮被彻底引爆。
根据燕京出版社的统计,中日围棋擂台赛开赛这一年来,《棋圣》卖了160万册,如果算上之前近三年的销量,《棋圣》的累计销量在开赛前已经突破了350万册。
而在擂台赛结束后的这段时间,《棋圣》的销量更是狂飙突进,每天的销量都是数万册,比当年刚出版那阵还要火爆。
短短二十天时间里,就卖出了近90万册,总销量已经奔着500万册去了。
按照现在的趋势,600万、700万、800万……恐怕都不是障碍。
中日围棋擂台赛不仅是一盘比赛那么简单,这场胜利除了带给中国的荣誉之外,也激发了国人对于围棋这项运动的兴趣爱好,这些人都是《棋圣》的潜在读者。
若干年后,那些为国征战的国手可能就是看着《棋圣》长大的。
想到这里,田耕不禁长叹一声,他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上午九点半,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授奖大会正式开始,流程与往年并无不同,只是今年的获奖作品相比上届要少了两部。
上台领奖的只有四人,分别是林朝阳(《闯关东》)、李准(《黄河东流去》)、张洁(《沉重的翅膀》)、刘昕武(《钟鼓楼》)。
奖项名单的排序是有说道的,代表的是这些作品在评选过程中得票数的多寡。
在官方发布的获奖名单中,林朝阳和《闯关东》一直排在最前面,自然也意味着他在评奖过程中是高票当选的。
四人站在台上,李准今年57岁、张洁48岁、刘昕武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