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那些杀出重围的幸运儿,哪个不是付出了及其沉重的代价呢?他们从一个小小蒙童,寒窗苦读后,参加层层淘汰率惊人的考试,想要最终考中进士,平均需要三十年时间。
三十年啊,足以让一个奶声奶气的稚子,变成胡子拉碴的猥琐大叔,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少年、青年时代,就这样蹉跎而过,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但就是这样残酷的现实,依然无法阻挡这个社会对科举的膜拜,几乎所有的人家,只要有条件都会让子弟读书,参加这希望渺茫的科举,只因为在大明朝,想要当官,别无他途!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经过三年来的层层选拔。又产生新一批的举人,和往届的落第举子齐聚京城,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的礼部会试,向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卡,发起新一轮的冲击……虽然考中举人,便等于跻身统治阶层,能谋个一官半职,一辈子衣食无忧、受人尊敬、老有所养,已经可以算是成功人士了。但要想飞黄腾达,过上那种‘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顶级生活,不考进士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