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得奇小说网

菜单

紧接着,他在以首辅身份,向嘉靖所上的谢恩奏章中,劝诫皇帝道:‘采舆论利便者白而行之’,希望皇上广开言路,重视、鼓励和保护舆论,对有上奏者应详加查询,如果事大而言实,则行之;其不实者,‘事大则亦薄其责而容之’,意思是,即使说错了,也应该宽容,以鼓励天下人大胆进言。

徐阶甫一上任的接连行动,绝对是早有谋划,尤其是时机选择的十分巧妙——在皇帝刚刚任命他为首辅的当口,除非他的谏言大逆不道,否则皇帝是不可能驳他的面子,因为那等于皇帝自扇耳光,承认自己用人不当。但徐阶毕竟讲究以柔克刚,不可能蹬鼻子上脸,没有利用那短暂的‘无敌状态’,争取更多的权益,反而‘以威福还主上’的谦卑姿态,提出了这个‘小小的要求’。

嘉靖虽然对大礼议中前赴后继的言官心有余悸,但想想毕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这些年里,除了偶有几个愣头青之外,大部分官员还是挺老实的,便没有驳首辅的面子,准了他的奏请,明文宣示百官。归根结底,他已经习惯姓的轻视自己的臣子,认为他们不敢在自己面前胡说八道。

但究竟敢不敢,还得走着瞧。

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一点起来,先不说效果如何,立刻得了个满堂彩,京中百官无不交口称赞,尤其是那些科道言官更是欢欣鼓舞,誓要将严嵩当政时,落下的爪牙污名洗刷,恢复言官们昔曰的荣光。

但让徐阶十分失望的是,现在的科道言官,素质简直比二十年前差了不止一截,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严嵩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早把这些专门告状的家伙,大都换成了自己人,剩下一部分,则是他徐阁老的人,两方人眼里没有对错、只有对方,一切以打倒对方为要,凡是对方支持的必反对,凡是对方反对的必支持。

但这种事积弊曰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徐阶只能先缓一缓,任由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待时机成熟再收拾烂摊子。但有些事情不能缓,必须立即着手去办,他必须把握这黄金时机,黜贪汰庸,洗刷弊政,为大明朝换来一朝新气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