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沈默巧费心思的一番努力,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虽然他保住了北城那四条胡同的民房,可外城几百栋民居,却因之而遭难。唯一可以自慰的是,据说这次的补偿银子足有一百两。不过想到从户部拨出银子,到最后发给百姓,还要转好几次手,经一次手就要拔一次毛,最后能有一半流到百姓手中,也就谢天谢地了。
不过中国的事情历来如此,也不必为奇,草民们更该为自己住在天子脚下而庆幸,至少还能得一半不是吗?
因为皇帝催得紧,徐阶亲自挂帅,工部加紧赶工,调动一切力量,希望能如期完工,只是大明朝虽不缺人,钱上却很吃紧。好在这时候,江南市舶司的税银解到,终能一解燃眉之渴了,但是临近年根,各部堂官为了来年的预算,都紧盯着这笔款子呢。大人们都不傻,知道这时候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谁先抢到算谁的,所以干脆自己的衙门都不去了,整曰坐在户部,要求先把自己的那份儿给批了。
偏生那户部尚书高耀,又是个谁都不愿得罪的老好人,给谁不给谁,到底怎么分,他都不敢拿这个主意,只好将皮球踢到了内阁,请首辅大人拿主意。
其实兹事体大,徐阶也压根没想让高耀拿主意,便应下来,命他召集几位部堂来无逸殿会晤。
首辅相召,又有钱大爷催得紧,几位堂官接到口谕,便急匆匆坐轿来到西苑。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吏、户、兵、工、礼五部的尚书便到齐了……除了刑部尚书黄光升之外,六部竟然到齐了。
内阁的人也很意外,他们以为满打满算,也就是四位尚书大人,是以只准备了四把紫檀木设垫的椅子,现在见多了一位,赶紧去隔壁找了个坐垫,临时添了个座位。
待人都到齐了,司直郎去请元辅,徐阶从后面转出,五位身穿一、二品官服的尚书大人,便一起向首辅行礼,十只眼睛却紧紧盯着他手中那摞奏本,心里恨不得押着这老头儿,拿他的手在自己的那本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