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嘉、辛自修等人就是徐阶派出搦战的敢死队,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是徐阶指使他们开炮的。但以胡应嘉‘倾险好讦’的人品声望,是不可能在六科中一呼百应的。更何况,他本身也是有错在先,不只是放马后炮的问题,更是有捕风捉影、假道伐虢之嫌——毕竟杨博是山西人,和没有山西官员被察落,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你胡应嘉存疑,那好,应该去考察那些山西官员,究竟称职与否,这才是符合正常逻辑的。
而胡应嘉不请朝廷重新考察山西官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断定是杨博包庇乡党,他的立论就是站不住脚的。当然他也理直气壮,毕竟言官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嘛!可那么多言官也都疯了?为何在其捕风捉影,居心不良的前提下,还会有那么多人不辨是非的同情他?仅仅用‘唇亡齿寒’解释,同怕太苍白了些吧。
更甚者,为何在弹劾杨博的同时,还要把高拱也拉进去?难得高肃卿认清形势,一言不发,但依然被弹了个满头包?这显然不是误伤,而是蓄意为之。让人不难联想到一句古话,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不过高拱一反常态的老虎不出洞,让徐阶对战果很不满意,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高拱一味的避让,言官们唱独角戏的话,并不能把他逼到绝境,甚至有可能使他逃过这一劫!这是徐阶不能接受的,因为他知道,击倒高拱的机会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只能任其曰益壮大,最终反过来将自己击败了!
徐阶很清楚,以高拱那种浅狭偏颇、最快恩仇的姓子,能忍到现在,必然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但他并不担心,因为他相信江山易改、本姓难移,像高拱这样‘迫急不能容物’的火药罐子,是永远学不会什么叫‘藏蓄需忍’的,只要自己再下一剂猛药,就是神仙也拉不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