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青虹首先承认了陆城所说大道客观的观点,但她说人心向背,这里的人心指的不是百姓的拥护和反对,指的是性善论的观点。
她这一脉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戒杀惜命,多做善事,才是明心见性,满足自性。
同时指出魔道修士心意难定难坚,因此向道之心不虔,虽然前期法力精进迅猛,但往往修炼到一定境界,失去生死危机压迫后,就会变得沉迷享乐,耽搁修行。
因此,魔道中境修士虽多,但真的论起,却是道家高人更众。
同时指出,大道之外犹有天道,我们终究是在此界天心之下修行,修士若不能做到上体天心,难免诸劫临头。
而事实上,魔道修士的劫数的确比正道修士的劫数深重得多,这也是事实。
陆城与谷青虹的论道,双方都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争论,而不是话术,不是欺瞒,这也是正魔两脉大教最出色真传弟子的基本素质。
“天魔宫中,魔修众多,不见得比正道高境修士稍少。”此界魔道第一大教东阳正教,掌天魔宫,其中魔修无数,宗师数百,几以一教之力抵一界修士积修。
“天魔宫内,改天换地,却也自囚樊笼,不得自由。”
魔道至宝天魔宫遮蔽一界天机,东阳正教高境修士在其中几乎是为所欲为,但是却轻易不敢离开天魔宫,一旦离开气数就会飞速衰竭,非死即伤。
那晚,陆城与谷青虹两人几乎论道一夜。
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道魔之辩,几乎是千古之题,就算今晚谁说服谁,也仅只是一方的道行高过另一方,却也并不是这两脉有一脉高过另一脉了。
但是道越论越清,理越辩越明。
这一夜的论道对两人来说都是有益的,有些时候接受一些与自己过往截然不同的观点,会更容易对于自身的体系产生思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夜色之下,那白衣女修谷青虹在论道间隙,会打坐恢复法力,会诵经平复心情。
陆城有时也会如此,只是远远不像对方那般的频繁。